這項研究由夏威夷大學海洋學教授Edward DeLong 和 David Karl領導。為了收集數據,他們使用由蒙特利灣水族研究所科學家設計和制造的三個遠續航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每種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續航范圍超過600英里(966公里),可以使用其集成的傳感器獨立導航、定位和跟蹤現象,例如一些公海漩渦 - 這些都是可能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巨大旋渦,可持續數月。當逆時針旋轉時,這些漩渦將水從深處帶到表面,在那里浮游植物(微觀藻類)能夠獲得隨之帶來的維持生命的營養素。
研究人員將利用遠續航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并使用一個稱為集成環境樣品處理器(ESP)的微型機器人實驗室來處理來自周圍海洋的水樣。對這些樣本進行溫度、化學和葉綠素含量等因素的檢查 - 并將結果無線傳輸到岸上或附近的船上。
三艘潛艇將于3月10日在夏威夷海域出發,開始公海試航,他們將收集有關漩渦持續時間,穩定性和對海洋系統影響的數據。
DeLong表示:“這些新型水下航行器將極大地拓展我們對遙遠海域的研究范圍,并使我們能夠采樣和研究遠程衛星成像所能看到的海洋事件和特征,即使在船舶不可用時也是如此?!?/span>
Copyright © 上海海之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1003970號-1